作文命題引發(fā)與學生寫作心理
[2014-10-15] 作者: 來源: 點擊:15826

執(zhí)教幾年來,最大的感受是學生視寫作為畏途。每次作文練習學生絞盡腦汁,痛苦萬分。有位作家,曾用這樣的一幅對聯(lián)形容作文時的情景: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綱愁線愁情愁理愁眉苦臉愁斷肝腸

橫批:寫不出來

作文課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怎樣使學生興趣為文,這是中學寫作課一直探討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為 ,解決這個問題的重點,作文課一定要研究寫作者本身,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和心理特點,才能“言為心聲”,讓學生寫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貼近學生心理特點”命題,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發(fā)表一點淺見。 

一、運用探索、獵奇心理命題。 探索、獵奇心理是中學生普遍的心理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求知的增 強,社會接觸面的拓寬,學生探索、獵奇心理也愈強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著他們?nèi)フJ識,去探尋 。這種心理實際上是青少年對未知領域有強烈的求知和證服欲望。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以從社會生活中 ,選擇一些學生感到新鮮而又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供他們辨折。例如,有一則材料名為《鹿狼之戰(zhàn)》,談一群 生長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鹿被趕進了養(yǎng)殖場,結(jié)果生長狀況愈來愈差,病弱越來越多。有人想了個辦法,在養(yǎng)殖場 里放進了兩只狼,結(jié)果鹿群非但沒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壯大。這個材料很刺激學生的好奇心,“怎么沒有天敵 而反有害,有了天敵反而有益”,一題激起千層浪,學生討論熱烈,歧見迭出,想叫他們不說也不行。再如寫 談《王熙鳳的“笑”》、《新乞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鳳,怎么單寫她的笑呢?乞丐也有 新舊,這里的“新”到底是什么含義?由于命題新穎見奇,引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普遍喜歡寫。探索、 獵奇心理是學生寫作愿望的內(nèi)在引發(fā)因素,命題時善于運用,會產(chǎn)生很好的引發(fā)效果。 

二、運用質(zhì)疑、是非心理命題。 在學習生活中,學生必然會遇上許多疑難,許多是非難辨的事物,這會 引起他們的思考、爭辯。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性、理性思維的增強,他們表現(xiàn)出樂于思考,不愿盲從,有正義感。倘能通過自身努力去解決疑難,辨明是非,從心理上他們會感到很大的滿足。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我們 在命題時,就可以出一些學生希望解決而又有探討價值的疑難、是非問題,供他們討論。如《考試成績是衡量 學生的唯一標準吧?》、《走在最前面的人也是最痛苦的人》,前一問題經(jīng)常困擾著學生,因為幾乎每個學生 都在成績浪線上起伏,也同時引來家長、教師、同學的不同評價和不同對待,現(xiàn)實中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 決,于是他們想質(zhì)疑、想說出心里話。后一命題是題目本身使學生質(zhì)疑。“走在前面的人怎么會最痛苦?”這 似乎有悖常理,于是學生產(chǎn)生了征服疑難的愿望,結(jié)合《記念劉和珍君》一課,他們認識到先知先覺者、披荊 開路者是最大的幸福者,又是最大的哀痛者。 

再如《有“禮”走遍天下》、《班門弄斧辨》,這類文題很觸動學生的是非心理。“用禮來走天下,打天 下,這是哪來的道理?”“弄斧為什么不能到班門?”一種反對歪風邪氣、反對舊傳統(tǒng)觀念的情緒油然而生, 寫作沖動產(chǎn)生了,學生自然會興趣為文。 

三、運用關注、責任心理命題。 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從自身的發(fā)展出發(fā),他們有自己關注的問題,有 希望自己健康成長的責任態(tài)度,特別到了高中,學生自我意識增長,有關他們自身發(fā)展的關注心理、責任心理也愈強烈。結(jié)合學生實際,注意學生圈里的熱點問題、關注問題,把文題出在他們關心的焦點上,從而達到既有利于寫作,又有利于引導的目的,這應是我們命題的又一思路。例如《關于追星族的思考》、《談中學生早戀》、《中學生當干部弊大于利嗎?》、《讀書與做人》、《機遇》等,這類文題所涉及的問題,幾乎每個學 生都關注過,思考過:什么是真正的星,對待星的正確態(tài)度是什么;身邊有同學早戀了,該怎樣認識和對待; 同學們選我當干部,為什么父母卻反對;同樣是博覽群書的人,為什么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遺臭萬年……這類 問題就不單單是作文問題了,而是關系到他們怎樣成長、怎樣成功的切身利益問題。在關注心理、責任心理的 驅(qū)使下,這類問題,他們樂于思考,這樣的文題,他們樂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確引導。命題中,我們還要 善于運用關注、責任心理,把學生對自身成長的關心同時引入到對國家、社會的關心上來。例如《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見義勇為贊》,這類作文就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胸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 

四、運用自強、成就心理命題。 爭強好勝,想有所作為,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點。特別進入高中, 學生進入青春初期,開始意識到生活的連續(xù)性,明白了未來對自己的重要意義,遠大的目標、杰出的人物時時 在激勵他們,于是現(xiàn)實中的我開始否定過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斷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強 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這些心理特點,也就給教師提供了命題的引發(fā)因素。例如:《要戰(zhàn)勝自我》、《發(fā)光與沾光》、《由圓明園廢墟引起的思考》,這些文題很容易激起學生的自強自奮心理,前兩題容易激起向自 己挑戰(zhàn)的情緒,后一題往往在痛定思痛之后,學生會表達出“青年當自強,民族當自強”的強烈愿望。再如《 人才與興國》、《當代青年大有希望》這類文題,不但能刺激學生的自強心理,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成就心理。“ 興國需人才,我是人才嗎?”“我們榮幸地趕上了這個時代,我能成為棟梁嗎?”寫作這類題,理想的我,成 功的我總是在向自己呼喚,心中總有一種內(nèi)在的驅(qū)動,情緒冷靜之后便會換來理性的思考和表達。 

五、運用審美、認同心理命題。 愛美是人之天性,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審美情趣追求著生活。對于中 學生,我們講“五講四美”,主要從道德情操、行為習慣上進行美的教育,力求內(nèi)在美和外在美的統(tǒng)一。中學生進入青春初期,除逐漸注意外在形象外,內(nèi)在審美體驗明顯加強,他們強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按照社 會培養(yǎng),自己初步建立起來的審美情趣評價著周圍世界,希望社會凈化,環(huán)境凈化,世界美好,自己變得更美 好。了解這種心理,我們就可以出一些適合學生審美,培養(yǎng)學生美好情操的文題。如《從一聲“謝謝”談起》 、《談“凈化”》、《談“生活的色彩”》。前兩題能喚起學生美化環(huán)境、美化心靈的審美情趣,后一題則能 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絢麗多姿、思想的豐富多彩的更高的審美要求,這些文題能把學生帶入到理解美、追求美、 創(chuàng)造美的理性思維中去。當學生用他們的審美觀確立了美好的事物時,認同心理也同時產(chǎn)生了;“善善而惡惡 ”。他們會贊美、學習美好的東西,批判、摒棄丑惡的事物。如寫《我贊廉頗》、《美哉,海迪!》、《壯哉 ,徐洪剛!》,這會喚起他們的審美沖動,又能引發(fā)認同心理,產(chǎn)生內(nèi)摹仿,為文時,他們會由衷地寫出他們 的感受,闡發(fā)他們的灼見。 

如果把學生的生活體驗、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們的作文命題,應該作為投水之石,石擊才能浪 起。如果投下去的是一片葉,一片羽毛,則只會冷冷清清。王充《論衡》講“意奮而筆縱”,劉勰《體性》講 “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都強調(diào)了情緒的引發(fā)及情感調(diào)動對寫作的重要作用,如果我們悉心研究并恰當 運用學生心理特點命題,注意“投石效應”,我們就多了一把啟動學生興趣作文的鑰匙。 

 

 

參考文獻:

①俞濤,潘東輝 主編 《作文十法及習作評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

②吳祖興 《把學習興趣還給學生-小論文寫作教學》〔M〕.北京教育出版社,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