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歷史教育的生命力。《歷史課程標準》指出:“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既有能力的訓練,也有對史學方法的了解和運用,更有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的體驗和培養(yǎng)。”新課改中情感教育已經成為歷史課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史之所存,美之所存”,歷史記錄著古代優(yōu)秀人物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領域中的豐富成果;沉淀著智慧的結晶;映射著理性的光輝;濃縮著豐富的情感;蘊涵著優(yōu)美的意境。作為歷史教師必須營造歷史教學的情感氛圍,帶著情感去教,教有感情的歷史內容,讓學生在情感化的課堂氛圍中,去品味知識內容所蘊藏的情感,體驗情感、感悟情感,完善學生作為“人”的“真”、“善”、“美”高尚境界。
一、情感教學在歷史課中的作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tǒng)一,積極情感對認知活動具有促進作用,情感在教育過程中具有以下功能:(1)調節(jié)功能,即對個體的認知過程具有組織和瓦解作用;(2)動力功能,即對個體的行為活動具有增力或減力的作用;(3)強化功能,即對個體的學習行為具有鞏固或改變的效能;(4)感染功能,即個體情感對他人情感有施加影響的效能;(5)遷移功能,即個體對他人的情感會遷移到與他人有關的對象上去;(6)信號功能,即情感能通過個體表情的外顯而具有信號的傳遞效能。
情感既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又是教育的結果。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將學生作為一個有思維有情感的統(tǒng)一體來加以研究,以突出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前蘇聯(lián)教學論專家斯特卡金通過研究表明,未經過人的積極情感強化和加溫的知識將使人變得冷漠,由于它難以撥動人們的心弦,很快就會被遺忘。所以,他主張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實施情感教育。
李大釗曾說過,史學對于人生的關系,可以從知識方面和情感方面兩部分去說。歷史知識豐富的情感因素,為實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素材。歷史現(xiàn)象有好有壞,歷史事件有美有丑,歷史人物有善有惡。愛憎分明、喜怒有別是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需要,要使學生情感的波動隨著教學內容發(fā)生變化,教師就要給學生喜怒哀樂的不同剌激情摯而不失于偏,氣昌而不失于澈,正確處理客觀事實與主觀內心體驗的關系,是歷史教學的一種藝術,也是歷史教師情感意識外化的重要途徑。
二、歷史課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內容
歷史學科屬于社會科學范疇,歷史知識應涵蓋人類社會所持有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這三個層面的內容。同時,愛國主義教育又是歷史教育永恒的主題,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境界,也是歷史學科情感教育的最高目標。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依據(jù)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規(guī)范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時所產生的內心體驗。道德感應包括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合乎民情民意的時代感;公正不阿,態(tài)度鮮明的是非感;不畏強暴,敢于仗義執(zhí)言的正義感;以天下為己任,獻身社會與事業(yè)的責任感;千金一諾,關心他人和勇于助人的友誼感;救死扶傷,濟貧解危的人道主義感等。
2.理智感。
理智感是指人在理智活動過程中認識、探求和維護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主觀體驗。歷史理智感包括:勤于學習,大膽探索,刻意追求,勇于攀登的精神;意志堅定,頑強拼搏,不屈不撓,不斷進取的精神;維護正義,信奉真理,敢于斗爭,絕不妥協(xié)的精神;實事求是,出以公心,在事實面前勇于承認錯誤和修正錯誤的精神;矢志忠誠于事業(yè),絕不半途而廢的精神等。
3.審美感。
審美感指人根據(jù)一定的審美標準對客觀事物、人的道德行為加以評價時,內心所具有愉快和傾向性的體驗。歷史審美感包括:對人類歷史悠久燦爛的文化熱愛和欣賞的情感;對自然界壯麗的河山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加以謳歌的情感;對歷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和崇高道德境界加以贊頌的情感等。
4.愛國主義情感。
列寧指出“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祖國的深厚的感情。”它具有深遠的歷史性和濃厚的民族性。愛國主義情感包括:當祖國危難之際,敢于挺身而出,保土安民,奮起抵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英雄氣概;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尊嚴、民族的團結與和睦,勇挑重擔,不辱使命的高風亮節(jié);為國爭光,造福于民,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勇攀高峰的志向;為建設祖國,合家報國,無私奉獻,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等。
三、歷史課情感教學的實施
(一)樹立情感教育意識
著名歷史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對于歷史上的人與事,因時代不同,立場觀點不同,情感意志不同,價值觀念不同,判斷其真、善、假、惡的標準必然不同。歷史必須反映時代精神,為現(xiàn)實服務。要完成這項任務,首先歷史教師自身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要有感、要動情,同時還要具備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能力。實施情感教育是每一個合格的歷史教師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假如把自己完全置于歷史之外,課堂上只是平淡“純客觀”地講述,完全陷入“自由化”的境地,使學生聽課如同嚼臘一一無滋無味,那他怎能稱得上是教師呢?
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和歷史知識的特點,尤其要求歷史教師必須要有情感教育意識,掌握情感的內容,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情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寓情感教育于歷史課堂教學之中,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教師應有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
(二)選擇師生感情的交匯點
所謂交匯點是指教材本身具有情感教育因素,易于引起師生感情交流與共鳴的史實,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史實,也可以是史實的某個側面。在講授《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時,從2000年4月的一則有關兩家國際著名拍賣行索思比公司與克里斯蒂公司在香港舉行包括原圓明園四件文物在內的拍賣會的新聞報道入手就非常好,能激發(fā)學生的義憤與探索其來龍去脈的激情;再如“南京大屠殺”如果以美國牧師馬吉所拍攝的一段視頻切入,讓學生介紹他們所了解的情況,說出他們的感受,就很容易調動學生的內心情感。教師在講授時。可以從幾個方面選取材料,進行生動的描述和敘述,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此啟發(fā)學生,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
選擇“交匯點”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fā)展水平,盡量選取那些學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在學生心靈深處激起感情浪花的史料。在初中課堂教學中選擇的史料應該淺顯易懂些。
“交匯點”選擇得恰當與否,一是決定于教師本身的立場觀點,二是決定于教師對教材鉆研的程度,三是決定于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只有真正了解學生,吃透教材,才能將其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找得準確,發(fā)掘的深遠。
(三)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
歷史本身的情感教育因素,教師豐富的感情,對學生來說只是客觀存在,只有將其傳遞給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歷史教師必須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容,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育方法。從歷史教學實踐考察,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有講述法、談話法、角色扮演等。歷史教師只有選用恰當?shù)撵`活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引入”歷史,學生才能了解歷史間的聯(lián)系,從而獲得較系統(tǒng)、較完善的歷史知識。
教師富有魅力的講述,能勾畫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絢麗畫面,能再現(xiàn)歷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嘉言懿行。它不僅能撥動學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產生共鳴,得到升華,還能化為他們奮發(fā)進取的動力,如: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學風;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憂國憂民的崇高情懷;孟子“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jié)?;羧ゲ?ldquo;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公而忘私精神。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使師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鳴。
談話法是通過師生的對話,促使師生之間情感外向交流,形成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對教師而言,引而不發(fā),貴在點撥對學生而言,暢所欲言,要在開竅。在師生雙方的對話過程中,學生的反應不斷得到強化,情感不斷凈化、升華。
角色扮演是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歷史教師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讓學生通過摸擬歷史場景和歷史人物,使其身臨其境,置身于歷史之中,與歷史人物同呼吸,共命運,自然而然地產生情感體驗。
(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升華學生感情
心理學指出,人的感情包括情緒、情感、情操三個層次。學生從對豐富生動的歷史感知中產生的情感是不穩(wěn)定的,必須發(fā)展成與人的社會需要相聯(lián)系的、深厚的、堅實的高級情感才成為一種穩(wěn)定的情感,并能進一步升華成為情操。促使情感實現(xiàn)發(fā)展“升華”的好途徑就是在情感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
設置“問題情境”,就是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把問題巧妙地隱含在富有啟發(fā)性的具體情境中,讓學生在聽講的同時,有思考、分析和研究問題的余地,學生在思索中求理解,消化中求鞏固,在發(fā)展思維中實現(xiàn)認識上的飛躍和感情被激發(fā),逐步得到升華----從情緒到情感,最后再上升到情操和意志。如《戊戌變法》一節(jié),講到那拉氏為首的頑固派發(fā)動改變,囚禁光緒帝,廢除變法法令,下令搜捕維新派,在黑云壓頂之際,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梁出逃,譚嗣同也完全有條件出逃保命,而他卻放棄了逃命的機會。這是為什么?就義前,他寫下的悲壯話語應怎樣理解?表現(xiàn)了什么精神?六君子為救國救民人頭落地,而圍觀者卻大多麻木不仁,說明了什么?戊戊變法的失敗又說明了什么?怎樣才能挽救民族的危亡?這一系列問題都是激發(fā)學生情感,促使學生情感升華的棋子。
總之,情感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尤其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情感,也就沒有教育”。歷史教師必須提高情感意識,確立情感教學的目標,重視對情感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的研究,才能在學生接受知識的同時,促進其情感的產生發(fā)展,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學生良好的品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