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實踐使我體會到:家長在文化層次、社會閱歷、職業(yè)特點、興趣愛好,性格習慣、諸多方面有所差異,他們教育子女的觀念也不盡相同。特別是“問題”學生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很多誤區(qū)。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愛鉆牛角尖、態(tài)度惡劣、甚至不講道理的家長,面對這部分家長的誤解和不良態(tài)度。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應把握好以下六個方面:
1、要給家長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給家長一個好的第一印象,無疑會帶來好的溝通開端,也是與家長良性互動的基礎。它要求班主任除了要注意言談舉止、衣著服飾等良好的師表形象外,還要用真誠贏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愿意和你交流。家長和班主任既然是合作伙伴,就不能把自己當作“領導者”,把家長當成“服從者”。批評學生,切忌讓家長站在一旁,交流雙方的地位也很重要,要平等相待,坦誠開放。家長到辦公室來了,客氣地讓個座,問問家長喝不喝水等。不要小看這個細節(jié),做好了往往成功了第一步,帶著情緒來的家長的火氣也消了不少。
2、要理性地面對家長的誤解
家長對班主任的誤解甚至埋怨來自方方面面。有的涉及到教育體制,有的涉及到學校管理、硬件條件、其他家長的誤傳,還有的來自孩子的一面之詞,許多“問題”學生的家長來到學校后往往以各種理由為自己的小孩開脫,尤其是當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或傷害后,家長更是把所有的誤解和不滿發(fā)泄到班主任身上。此時班主任即使心懷憤怒,也不要與家長較真,而是要耐心作好解釋工作。如果硬碰硬,三句話說不到一塊,就會導致不歡而散的難堪局面,不僅問題沒解決,還把交流帶入到惡性循環(huán)之中。
3、要妥善運用贊揚和批評
“問題”學生身上也有很多閃光點,當著家長的面進行贊美,能夠一下拉進與家長和學生間的距離。但贊美也需要藝術,不能濫用,要切合實際,千萬不能言過其實。真的需要批評的時候,措詞也大有講究,千萬別惡語中傷,火上澆油。舉個例子:班上有個學生上課總好睡覺不學習,請家長來問問原因,我首先肯定他愛勞動,積極參加跑操等5個優(yōu)點,再批評指出其缺點,并提出了改進的措施和方法,家長和學生都樂于接受。
4,要注意非語言因素的影響
班主任在與家長進行交流時,情緒狀態(tài),眼神交流,肢體語言等非語言交流十分重要。班主任不可一人滔滔不絕,也不應唯唯諾諾、目光躲躲閃閃,應大方與家長進行平等交流,做到用眼神、表情、手勢等傳遞信任。
5、要耐心傾聽家長的聲音
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都是以孩子為中心,無論是什么樣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太陽。孩子的缺點在父母心中大部分也是優(yōu)點。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家長,本來是班主任找家長交流,而家長卻讓班主任插不上話,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孩子的優(yōu)點,而殊不知,恰恰他說的許多“優(yōu)點”,正是孩子學習活動中的缺點。此時你不僅不要打斷他的話,還要學會耐心傾聽,梳理出一些觀點,等家長講完后再告訴他一些教育孩子的誤區(qū)。這樣做,不僅了解了孩子,培訓了家長,還融洽了與家長的關系,真是一舉三得。
6、要學會做家長的工作
教育學生需要家長配合,當學生犯了錯需要按校紀校規(guī)處理時,最難做工作的是家長,這時尤其需要班主任的智慧。我認為不要先告訴處理結果,因為孩子犯了錯,家長一沒面子,二怕耽誤學習,心里已經裝著火,再立即告訴他處理結果,他沒心情與你配合,其結果是拿著孩子出氣,甚至會出現(xiàn)一走了之的后果。正確的做法先單獨與家長心平氣和地溝通,指出孩子問題或錯誤,還要告訴家長,孩子的錯誤是在學校明令禁止和班主任多次教育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同時要說明所犯錯誤對自己的危害,對班集體和他人的影響,還要告訴家長教育不是萬能的,適當?shù)膽徒湟彩且环N教育,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耽誤了學習,老師和同學可以幫助補習等等。